判断单位犯罪的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以及故意和过失的标准,不是单位对行为生
质的认识,也不是单位犯罪所追求的目的,而是单位对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单位犯罪的直接故意,是指法人和非法人单位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
结果,而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本法中规定的单位故意犯罪,绝大多数既亍
以由直接故意构成,也可以由间接故意构成。如本法第140条规定的生产、销售伪劣=
品罪,第141条规定的生产、销售假药罪等。在直接敌意犯罪中,犯罪的单位往往具专
某种目的。如有的是以营利为目的,这是多数单位故意犯罪的目的,有的是出于营三!
以外的非法目的。还应当指出,我国刑法规定罪刑法定原则以后,法院在认定犯罪
应当考虑的首先是犯罪行为的该当性,而不是犯罪主观方面的特殊性。只要行为符A
犯罪构成要件的该当性,而该行为又是单位在应当负刑事责任的状态下实施的,就二
当认定为犯罪。
(2)单位犯罪的间接故意
单位犯罪的间接故意,是指法人或非法人单位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
后果,并且放任危害后果发生的心理态度。一般说来,在单位故意犯罪中,多数犯
是直接敌意,只有少数犯罪是间接故意。从刑法所规定的单位犯罪看,除了以某种鸷
的为构成要件的犯罪只能由直接故意构成外,多数故意犯罪都能由间接故意构成。
外,也有少数犯罪,既可以由间接故意构成,也可以由过失构成,如本法第330条妓 三
的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第 1 款第3项规定,“准许或者纵容传染病入、病原携带者和藻
传染病病入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的”,芝
里的准许和纵容,就是对危害结果的一种放任,表现为间接故意。而该条第 1 款的其
项所规定的犯罪行为,有的则表现为过失。又如本法第334条第2款规定:“经国家王
管部门批准采集、供应血液或者制作、供应血液制品的部门,不依照规定进行检滋
者违背其他操作规定,造成危害他人身体健康后果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幸
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罪如果 三 1
然人实施的话,最高刑为无期徒刑,当然包括直接故意。而本罪的法定最高刑为五三
有期徒刑,这只能是指间接故意和过失,如果单位出于直接故意的目的,实施本行
的,则对单位中的直接责任人员和负责的主管人员,应按照直接故意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