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犯罪
嫌疑人、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
力的精神病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
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
无期徒刑、死刑,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
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该规定取消了人民法院直接指定
律师辩护的规定,改为由司法机关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提供法律援助。
主要变动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将主体从“被告人”增加为“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二是因经济困难等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由“人民法院可以指定承
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修改为“本人及其近亲属可以向法律
援助机构提出申请”;三是将“未成年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情形移至刑事诉
讼法第二百六十七条关于末成年入的审理程序;四是将“可能判处死刑而没
有委托辩护人的”,修改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没有委托辩护人
的”,即增加了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作为指定辩护的情形;五是变更了指定方
式,即从“指定承担辩护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改为“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
派律师”0
1.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进
行辩护的情形。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人
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1)犯
罪嫌疑入、被告人是官、聋、哑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司法机关应当通知法
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这样规定的主要考虑是,上述犯罪嫌疑
人、被告人由于生理原因,可能会造成其法律知识的欠缺和对外界事物认识的
偏差不能充分行使辩护权,因此法律应当对其进行特殊保护,以维护其合法权
益。(2]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对这种限制
行为能力的人,法律也应当体现对其的特殊保护。(3]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
死刑的人。主要考虑无期徒刑和死刑都是我国刑罚中最重的刑罚,在诉讼中应
当让这些重刑犯充分行使辩护权,其合法权益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维护。(4)
嫌疑人、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逼
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规定专门程
序,凸显了对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保障,同时也与未成年人保护法相衔接。
2. 对于因经济困难等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犯罪嫌疑入、被告人,经本
人或者近亲属向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法律援助机构
应当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刑事诉讼法取消了人民法院指定辩护的内容,因
此,人民法院不再负有为“因经济困难等原因没有委托辫护人的被告人”指
定辩护的义务。但是,法律规定了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及时
告知其可以申请法律援助的义务,强化了刑事诉讼中的法律援助工作。《法律
援助条例》作了更具体的程序性规定,增加了可操作性。
|